■賀先棗
如果是在公元1938年,,有人問,康定到甘孜要走幾天,?那么這張“赴甘日程”表就是答案,,這張表上清楚寫明:要走12天,。但是如果是在現(xiàn)在有人這么提問:康定到甘孜要走幾天,有人就會立馬回答:只需大半天,,約5個或6個小時左右,。
民國26年(公元1937年)12月1日,九世班禪圓寂于青海玉樹,,次年初,,即民國27年(公元1938年),班禪佛柩由玉樹遷到西康省甘孜縣,。國民政府派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前往西康省甘孜縣致祭班禪,,1938年6月7日,戴院長抵達康定,。6月15日從康定出發(fā),,除去休息時間,在路上足足行走12天后,,于6月30日到達甘孜縣,。
為了安排好戴院長一行的行程,西康建省委員會專門發(fā)出了一份“訓(xùn)令”,。這份時間表就是根據(jù)“訓(xùn)令”要求為戴院長行程作出的安排,。每天從何地到達何地,,里程多少,休息地有無村莊,、寺廟,,接待力量如何、是進房屋休息還是支帳篷都有說明,,而且對沿途各縣各地提出了包括應(yīng)準備柴草,、應(yīng)在哪些地方準備“打尖茶”(午飯)等具體要求。
今天來看這份時間表,,很多人都不會清楚這張日程表背后隱藏的那些事,,戴季陶為什么到康定、甘孜來,,做了些什么事,,現(xiàn)在的人也不會那么關(guān)心??墒?,當人們了解到當年從康定到甘孜去,要用那么長的時間,,而現(xiàn)在早晨出發(fā),,下午就到了,而且還有時間在路上拍照觀光,,自娛自樂,。
不用說,人們都會馬上想到那些詞句:比如,,社會進步,、變化巨大、等等,、等等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