瀘定縣宣傳部 2013年11月14日
22勇士群碉
瀘定橋
飛奔瀘定橋紀念館
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
紅色旅游
嵐安古鎮(zhèn)
瀘定橋
瀘定橋景區(qū)步游道
瀘定地處神秘而又奇特的北緯30度線上,,境內(nèi)的蜀山之王貢嘎山,、最美階梯二郎山,、陽光田園大渡河,、紅色經(jīng)典瀘定橋,、川藏茶馬古驛道等系列高品質(zhì)的旅游資源有機組合,,交相輝映,。瀘定旅游融完整性、獨特性,、多樣性、珍稀性,、原始性于一體,,集紅色體驗,、生態(tài)觀光、民俗風情,、科考探險,、風光影視為一身,,是四川環(huán)貢嘎山旅游,、重走長征路紅色旅游,、川西旅游環(huán)線等精品旅游線路上的重要承接點和旅游目的地,。
瀘定橋始建于清康熙44年 (1705年),,次年五月竣工,,康熙御筆題名“瀘定橋”,。橋身共由13根鐵鏈組成,,其中底鏈九根,扶手四根,。橋東西兩端各有橋臺一座,西端觀音閣下有康熙題寫之《瀘定橋》石碑,,橋東有《御制瀘定橋碑記》,瀘定橋是大渡河上第一座穩(wěn)固的大鐵索橋。1935年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晝夜行軍240里,,英勇飛奪瀘定橋,,打開了北上抗日的通道,,“十三根鐵鏈托起了一個共和國”,,毛澤東同志為此寫下了“大渡橋橫鐵索寒”的壯麗詩句,,瀘定橋自此名揚四海,,成為中國紅色第一橋,。為紀念紅軍飛奪瀘定橋這一壯舉和奇跡,,于1985年在沙壩建立了“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”和紀念碑。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碑由鄧小平同志題寫碑名,,聶榮臻元帥題寫碑文,。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收集了紅軍飛奪瀘定橋時用過的門板、槍,、炮,、紅軍的旗幟,、文件箱,、信件證明、標語,、戰(zhàn)報,、手雷,、馬刀等珍貴文物110余件以及177幅歷史照片,。瀘定橋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,是國家重點培育的 “紅色旅游區(qū)”,、重點組織規(guī)劃的 “紅色旅游精品線路”和重點建設(shè)的 “紅色旅游經(jīng)典景區(qū)”,。
瀘定最東面的邛崍山脈,,在東西距離不到100公里的范圍內(nèi),海拔從近500米陡升到3000至5000余米,,構(gòu)成了我國地理格局中第二臺階向第三臺階的過渡帶,,是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自然地理和人文景觀的天然分界線?;制?mdash;娘娘山,,一個可以跟中國最大的觀景平臺牛背山媲美的觀光、攝影圣地就位于該分界線上,?;制?mdash;娘娘山位于瀘定縣興隆鎮(zhèn),是貢嘎山正東最近的觀景平臺,,它與牛背山遙相呼應(yīng),。娘娘山云霧繚繞,氣象萬千山,,山下是茶馬古道重鎮(zhèn)化林坪古鎮(zhèn)和厚重的茶馬古道文化,。登頂娘娘山,頓覺站在云端,,東瞰天府大地,,西仰圣潔貢嘎,看雄宏壯麗,、美輪美奐的蜀中名山,;觀氣勢磅礴、變化莫測的云海云瀑,;與佛結(jié)緣,,賞神秘莫測的佛光彩虹?;制簽樯礁沟囊恍∨_地,,海拔約為兩千米,兩百年之前曾是茶馬古道上的繁華之地,古老的建筑凝聚著往日的輝煌,。當時從雅安到康定,,必須經(jīng)過化林這道關(guān)隘,因而化林被康熙皇帝視為川康重鎮(zhèn),,派五百兵駐守,。一則保護茶馬古道暢通,保證川藏貿(mào)易,,二則借此地作為軍事前哨,。隨著人口增加,商賈云集,,化林坪日益繁榮,,金花廟曾經(jīng)是一座華麗非常的戲臺。茶馬古道上的背夫們?nèi)找辜娉痰胤^大相嶺和飛越嶺兩座大山,,他們的夢想正是趕到這里,,看上一出轟轟烈烈的大戲?;譅I址,,為清代設(shè)置,設(shè)營筑城,,做正方形,,開四門,建六街大道及城垣,,環(huán)城筑有營房,,城內(nèi)有商肆、都司署,、關(guān)帝廟,、城隍廟、安撫使署,、千總署,、土地祠、川主宮,、金花廟,、青山排闥坊、果親王詩碑等建筑,。
嵐安古鎮(zhèn)位于川西黃金旅游環(huán)線上的瀘定27公里處,,是一個古鎮(zhèn)風貌保存比較完好的古老集鎮(zhèn),其古老的建筑風貌,,淳樸的民風,、民俗和豐富的西夏文化、漢唐文化,、茶馬古道文化、紅軍文化資源等構(gòu)筑了嵐安獨具魅力的古鎮(zhèn)風光,。2004年被四川省文化廳評為“民間藝術(shù)(特色文化)之鄉(xiāng)”。古老的建筑風貌,,淳樸的民風,、民俗,、紅軍長征留下的豐富文化資源和秀麗的自然風光構(gòu)筑了嵐安獨具魅力的風光,是川西旅游環(huán)線的重要景區(qū)之一,。一九三五年中國工農(nóng)紅軍長征到此,,建立康區(qū)第一個紅色蘇維埃政府,,在嵐安留下眾多標語、口號,、施政綱領(lǐng)等,,有600多名紅軍指戰(zhàn)員犧牲在嵐安,,用生命和鮮血染紅了嵐安的土地,,留下了許多革命文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,。同時,嵐安也是茶馬古道重地,,各種文明在這里交匯融合,和諧共生,,潤育出了厚重多彩的茶馬文化,,繪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田園牧歌大和諧畫卷。
最新消息